:::
黃千芳 - 南大附小 | 2009-10-10 | 點閱數: 435

聖惠在新加坡學得是簡體字,來到台灣之後還是排斥華文,遇到不會的生字,不願意查字典,直接說「不懂」或「不會」比較容易,在這種情形下學習成語,可說是我們母女2個的惡夢。

首先,聖惠無法看懂成語解釋,因為很多字不懂、意思不懂,寫作業時可以把20個成語答案填入已經是件偉大的工程了,很難有時間讓她熟記。

方法一:

剛開始想到,用故事的方式來瞭解成語,應是最扎根的,所以提供聖惠「成語故事書」結果是一個晚上只能讀一兩個,而且,一大堆更陌生的年代(春秋、戰國)人名……,真的很難解釋耶,另外,我也準備了成語小卡片,可以在外出時隨時閱讀,這樣我會有較多的時間解釋,但是,聖惠一直不拿出來閱讀,這個方法就暫時不用了,等到將來有興趣時,自然就會找書來看了。

方法二:

與聖惠討論如何解決的方法,聖惠說她無法一次背20個,可不可以一天背五個成語就好,雖然不太認同,但我還是尊重她的意見,可是,每天還是忘記背五個成語,總是在上學前匆忙抄下五個成語在路上背成語,最後還抱怨我逼她背成語等等。所以一天背五個成語的方法也徹底失敗。

方法三:

我有位同事是中文系畢業,平常也有在華聲補習班教小孩寫作,有一陣子她會來陪聖惠讀書,成語一一解釋給聖惠瞭解,也確定聖惠瞭解了,但是考出來的成績依然28分,對我來說分數並不重要,我擔心的是找不到方法。

 

我並不要求考試成績要好。希望她多看些課外書,把基本的一些常識補足,所以,一到假日常常會與阿嬤一同到文學館、氣象中心、誠品書局、市立圖書館、家樂福書區去逛逛,讓聖惠看看這麼多好學的小朋友在看書,久而久之聖惠也就會自己到書架上拿 書翻閱了。

後來發現聖惠的讀書方式是用看的,這樣是很容易忘記,所以要求她做功課時需要「人到、眼到、手到、口到、心到」,這個過程很難克服,罵到聖惠耳朵都快要長繭了,還是沒辦法,後來就用緊盯政策、強迫書寫;

方法四:

我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設定考試時間及範圍,答錯的成語必須罰寫10次,讓手與腦一起記住,如果再記不住,至少可以將字練習得更漂亮。

方法五:

我要求聖惠在寫成語作業時就須將成語熟記,早點記住就等於多一次複習;講歸講、忘歸忘,聖惠老是忘記要熟記成語,所以我只好採取緊盯政策,每天詢問是否要考成語,剛開始一直忘記寫完成語作業需將成語背熟或是來不及背熟。

總之,這是一段很長的適應期,我讓聖惠瞭解,我對事情的堅持,常常跟聖惠提到:人生會遇到種種困難,我們必須學會「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。

 

很高興,聖惠經過長時間的努力,現在,可以自動自發的安排讀書時間,成語的平均成績已經九十多分了,全家人都為聖惠感到驕傲。接下來希望聖惠利用小學時,多多閱讀課外書,增廣見聞,將來一定受用無窮。

:::

文章類別

即時留言簿

即時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