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黃千芳 - 延平、中山國中 | 2012-07-21 | 點閱數: 390

「鹽水溪與嘉南大圳流域紀錄志工培訓工作坊」報導文學創作、影音記錄學員於西 元2012年7月21日舉行流域實地踏查,邀請晁瑞光老師、高凱俊老師,以及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,分別介紹環境汙染、文化歷史、自然生態等不同面向的主 題,讓學員在親自感受、參與之中,尋找創作、記錄的素材。

鹽水溪與嘉南大圳流域紀錄志工培訓工作坊」報導文學創作、影音紀錄學員於七月二十一日舉行流域實地踏查。上午邀請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老師,以「用行動感謝地球」為題,詳細說解台南市的環境汙染史,以及目前河川巡守、環境運動狀況。

晁瑞光老師認為「知識回答問題,但未必是現況」,因此,跟著老師的帶隊,學員 們親身前往四草大橋,觀察鹽水溪與嘉南大圳出海口的海平面上升、海岸退縮情形。接著又到安定工業區,眼前所見是工廠排放橘色廢水的痕跡,晁瑞光老師進一步 引領學員思考,如何透過文字、照片,將嚴重的汙染狀況告訴沒看見的大眾。下午為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導覽解說大隊長高凱俊老師,介紹三崁店糖廠地理位置、歷史 發展,日治時期遺留的神社等,當地也有保育類野生動物──諸羅樹蛙的自然生態。

 

接續參訪洲仔尾保寧宮、正覺寺,這些宗教建築,往往與在地居民的生活方式、河 海關係緊密相連,進一步顯現出地方文史與環境的鍵結。而在安平古運河的遺址中,也可以看出環境的變遷。結束文史之行後,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則帶領學員於 嘉南大圳濕地區域,觀察紅樹林自然生態,導覽人員也示範「手拋網」與「蜈蚣網」的使用方式、介紹早期漁民使用的「吊罾」以及養蚵的流程,並讓學員踏上蚵 棚,親自體驗漁民的工作環境。此次實地踏查,分別有自然生態、環境汙染與文化歷史等不同面向的主題,讓學員從中尋找創作題材,為鹽水溪與嘉南大圳流域寫下 記錄、關心土地,影響更多的人。

:::

文章類別

即時留言簿

即時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