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次「安平常民文化」活動主要為安平在地社區「文朱社區發展協會」黃淑娟老師發起,與古都基金會合辦。有別於一般的導覽活動,希望帶領民眾真正走進安平舊聚落,拜訪在地民居,與民居主人互動、聊天,深入體會安平常民生活的風情。
由海山館出發,第一站前往黃淑娟老師的家「花貓T House」。 黃老師從小便住在安平,長大離開後,仍然懷念著家鄉,回家便租下這幢紅磚平房。當我們看著空間不大的屋宅,猶疑著該如何入坐之時,黃老師輕鬆的指揮:「榻 榻米上坐六個,下面坐四個!」在黃老師安排之下,學員們矮著頭一一入座就定位後,便難以再移動了。「我的小屋麻雀雖小,但是該有的也都有了啊。」黃老師笑 的開心,眼底流露出對於自己花貓小店的喜愛之情。
與黃老師道別後,我們從小巷中的小巷穿出,在驚奇安平聚落條條小路皆互通之餘,到達了第二戶拜訪的人家「藕仔蕃薯之家」。甫一入門,莊小姐便熱情的拉著我們四處介紹,展現民宅主人歡迎客人的熱情。
藕仔蕃薯之家是莊小姐與哥哥莊先生的祖厝,先祖莊番藕與莊番芋渡海來台,在安平落地生根,開家散葉,子女長成後各自四散。莊先生有感祖宅沒落,結束事業回到安平重新整建祖宅,開放讓民眾參觀及用餐,目的不是為了賺錢,而是希望能讓人在屋子中走動,延續老屋的生命,因為老屋不僅是他們兄妹長成的屋子,更承載莊家在台灣落地生根的記憶,連結血緣與土地的情感。
最後一站來到「丸奇號烏魚子」,還沒走到大門,大家便被側邊的花園給吸引住。許多不同品種玫瑰花,與色彩妍麗的花朵,盛開在花園裡。穿著休閒簡便的老闆娘爽朗地招呼我們來看烏魚子,為大家講解一般人最好奇的野生與養殖烏魚子要如何分辨,然後轉開火爐,烤烏魚子!
丸奇號夫婦原本在安平魚市場工作,因環境與生活品質不符合志趣,兩人便毅然決然選擇離開,開始從事水產加工業。「現在水產加工業已經沒落了,又辛苦,很少人願意從事的。」老闆娘以一貫的開朗笑著說,言談之中沒有透露出辛苦,反而更珍惜現在得來不易、自足自樂的「生活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