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明日報舊同事聚餐聯歡!
新明日報雖然已停刊多年,但是報不在,人情在!新明日報老板陸志民每年都從新加坡來吉隆坡探望舊同事,並在聯邦酒店設自由餐招待。今午新明舊同事出席午餐會者約近百人,非常踴躍,大家歡聚一堂,暢敘幽清,歡度一個愉快而溫馨的假日。
出席午餐會者包括報館各部門同事,從南北馬各地趕來的老同事相聚一堂,這是人生難得的盛會,相隔數十年,有者白髮蒼蒼,有者事業有成,但無論如何,相見歡,意難盡,大家感謝陸老先生的盛情,他已86高齡,但仍精神奕奕,愛護舊同事若自己子女,數十年如一日,每年來吉隆坡設餐招待,濃情厚誼,無以复加。
他對健康保養有術,也可說是謙謙君子,他對我們說,不要叫他老板,應說是同事,大家不分彼此。像他這樣有情有義的老板,真是不可多得!
昔日記者不易為! 黃福地
2017年9月3日(星期日)新明日報老板陸志民老先生特地從新加坡來到吉隆坡,在聯邦酒店西餐廳設自由午餐招待我們一批昔日的老同事聚餐。新明日報雖在1996年2月7日停刊,至今超過21年,但陸先生忘不了為他服務的舊同事,每年都來吉隆坡設餐招待大家,讓大家團聚敘舊,興盡而歸。像他這樣的老板,
愛護下屬,不忘舊情,不擺架子,報雖停刊,情誼乃在,在這金錢利益掛帥的社會,要找這樣一位和藹可親的老板,可說鳳毛麟角了!
提起新明日報,總行在新加坡,後來新馬分家,必須在大馬設廠印刷出版。早期以社會娛樂新聞為主,每份才賣一角錢,成為大馬最暢銷的報章之一。我就是在70年代開始進入新明日報的,那時我白天是賣豬肉的屠夫,晚上則在報館當夜班記者,白天操刀,晚上拿筆,早晚身份殊異。
那個年代,資訊缺乏,沒有傳真、沒有電腦、沒有手機、更沒有數碼相機,報章的出版,要鑄造鉛字排版,非常落伍,與今天相比,真是天壤之別!那時採訪工作聯絡很困難,每天要去醫院和警局查訪,還有消局探詢消息,遇有新聞,要先通告編輯部,要負責編輯和檢字排版員工等待。
因為新明日報的採訪部在吉隆坡,而編輯部和印刷則在八打靈,晚上有新聞,必須通過電話報給編輯部逐字抄寫。照片是黑白,要在暗房沖洗烘乾,然後再把照片送到編輯部。若遇有外坡重要新聞,比如案件發生在新山,要通過長途德士送到吉隆坡車站,當時沒有高速大道,要五六個小時才到。我們到車站拿了照片,立即送到八打靈編輯部,緊張又耗時,如今只要通過電腦一按,全世界任何角落都可收到。
回想昔日報館工作,每晚戰戰兢兢,因為資訊不便,怕漏新聞,有時要借個電話都難,晚上借電話又不方便,公眾電話又多失靈或損壞,真會把我們急死。
如今報章不論新聞攝影,全部電腦化,電腦編排,快捷方便,資訊突飛猛進,回想起來,若不與時並進,我們將成了時代的落伍者。